近些年量化交易流行,北向资金的各项数据成为了一些量化策略的关键变量。在2022至2024年间,众多量化机构针对北向资金设计了多样化的套利方案,这些策略的换手率很高,市场波动也随之加剧。过去,北向资金的投资决策传播迅速,能够引导短期资金的流动,并对量化机构的持仓产生影响。现在调整披露规则,旨在缓解市场的过度反应和投机现象。
在调整之前,北向资金的实时数据被用作量化择时和股票策略的依据。接受采访的量化机构指出,基于北向交易实时数据的交易策略需要调整和优化。据上海证券报记者了解,此前这一数据在部分量化策略中的比重在5%至10%之间,现在需要重新进行配置。此外,众多依赖实时交易数据的高频交易和量化策略也受到了一定程度的影响。
北向资金的来源多样,包括长期资金和短期交易资金。以此为依据的策略,其成功率未必高。过去,策略是依据资金流向的实时变化来操作的,例如,当市场下跌至某一程度,或者出现买入信号时,量化资金会凭借技术优势率先跟进。然而,由于资金来源的复杂性,这种策略并不稳定。因此,在调整披露规则后,策略的调整变得不可避免。
一些私募量化专家觉得,这次变动对量化基金的影响并不显著。市场风格变动后,北向资金更倾向于持有大盘成长股,过去两年这种前瞻性作用有所减弱,依赖此类因子的量化交易策略可能不再有效。实际上,私募量化策略已经逐渐减少了这些因子的权重,所以总体影响较小。
从长远角度看,此规则的变动有助于减少实时交易数据对市场的短期冲击,促使投资者转向注重价值投资。不再公开实时交易金额,这有助于降低投资者对短期资金流动的过度关注,使大家更加关注公司的基本面。同时,这也利于缩小机构与散户之间的信息差距,使市场环境更加公正。
杨德龙,前海开源的首席经济学家,提到优化披露规则有助于降低北向资金在交易中给投资者心理带来的波动,并有助于增强投资者的长期投资观念。这样一来,将有更多长期资金和所谓的“耐心资本”进入市场,从而有助于市场的稳定。这一现象被视为市场健康发展的积极信号,同时也激励投资者关注企业的长期价值。
大家对北向资金披露规则的变动后,市场将出现哪些具体变动看法如何?觉得这篇文章有价值的话,不妨点个赞并转发一下!